三月學雷鋒月,群喜與您一起行動!
46年前的3月5日,毛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3月也成為“學習雷鋒月”。“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地堅守著你生活的崗位?”這些《雷鋒日記》中的話語現在已不常被人提起,而“雷鋒出國了”、“雷鋒精神過時了”、“學雷鋒太傻”、“雷鋒叔叔沒戶口,三月來了四月走”,倒成了人們熟悉的順口溜。時至今日,現代社會難道不需要“雷鋒”了嗎,我們真的就不記得助人為樂,不記得拾金不昧,不記得見義勇為、舍己為人……不記得中華民族應有的種種美德了嗎?三月學雷鋒月,一起行動吧!
雷鋒精神在群喜:群喜免費順風車活動火熱進行中!
群喜門業秉承中國的“喜文化”,發揚雷鋒精神,傳承中華民族的優良美德,開啟了群喜門業免費搭乘順風車、傳承美德從我做起的活動!
一、 四川成都李勇和他的順風車:
把車子按公司的VI形象做好,然后在前擋風玻璃做上:“群喜公益免費順風車”字樣,后擋風玻璃做上:“我們一直與您同行,免費順風車,歡迎乘坐”。大功告成!可是,怎么才能更方便的讓人們知道我所要去的方向和目標呢?我就用粗記號筆在A4紙上面寫清楚每次要去的城市名。
車子行駛在路上,紅色喜慶吉祥的形象吸引了不少眼球,再加上該車的公益性質,走到哪里,哪里都會有人招呼我停下搭乘一段。碰到有人在路邊等車的,無論男女老少,我都熱情的招呼他們:“您好,我是浙江群喜門業的,我可以免費載你一段,希望能幫到您”。要是有人還有顧忌,我會把名片遞到他們手中,再讓他們看車身的公益廣告。不管結果怎么樣,我想公益是需要耐心和時間來堅持的,我們所付出的,僅僅是耽誤一點點微不足道的時間和受到一點點的誤解而已。可是,我們收獲的將是人們善良和愛心永不停止的傳遞和發揚!
二、 河北石家莊楊西杰和他的順風車
我在接到通知的當天就行動起來在車的前方制作了一個掛牌,上面寫上群喜門業免費公益順風車幾個大字。這樣人們會一目了然,也會更一步接近群喜的距離。同時也在后擋風玻璃上也貼上了群喜門業免費公益順風車歡迎您乘坐的字樣。還在車內制作了一個順風車意見表和群喜門業名片懸掛在一起。已便乘客對群喜提出寶貴意見。在有乘客要上車的時候首先禮貌的送上群喜門業一張名片,這樣乘客會對你放下一定戒備心。然后再問乘客的目的地,根據到達目的地的時間給乘客聊聊天比如聊聊工作當地的風景 房子在聊到裝修到門等等。注意在乘客到達目的地之前或到達目的地時。提醒乘客如果方便的話請給群喜公益車留下寶貴意見并留下姓名和電話。如果不愿意留下電話也要微笑跟乘客說聲再見歡迎你再次乘坐群喜公益車。一定要給乘客留下美好印象!
三、 山東濟南王志強和他的順風車
我會在去往下次目的地的時候,見到在路邊等車的人就會問上一句:“您好,請問您到哪里,坐我的車吧,我免費載你一段”。可想現在社會復雜,有誰愿意在半路搭乘一個陌生人的車呢,要是遇上騙子或者壞人怎么辦?既然是這樣,我的一份好心意,在別人眼里,不過就是一個厄運的開始。
我該怎么辦?怎么才能打消他們的顧忌?怎么才能既做了好事,又不會讓人誤會呢?一道難題擺在我面前!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想到了解決方案:要打消人們的顧忌,第一,應該讓他們清楚的知道,我是誰;第二,讓他們知道要搭乘的車是什么性質;第三,要讓他們知道這次搭乘是純公益和免費的;第四,也許我會和他們成為朋友。
我該怎么辦?怎么才能打消他們的顧忌?怎么才能既做了好事,又不會讓人誤會呢?一道難題擺在我面前!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想到了解決方案:要打消人們的顧忌,第一,應該讓他們清楚的知道,我是誰;第二,讓他們知道要搭乘的車是什么性質;第三,要讓他們知道這次搭乘是純公益和免費的;第四,也許我會和他們成為朋友。
在群喜公司總部的幫助支持下公司的VI形像宣傳車做好后(此舉不是為了單純的打廣告,是要他們知道,這輛車是屬于浙江群喜門業,而不是私人野出租。然后學習好朋友李勇在前擋風玻璃做上:群喜公益免費順風車字樣,后擋風玻璃做上:免費順風車,歡迎您乘坐。用粗記號筆在A4紙上面寫清楚每次要去的城市名或地址。
四、 河南鄭州徐西峰和他的順風車
我是群喜門業鄭州店的業務代表,每天的工作不是在商店洽談業務,就是去下邊各市場了解商業需求和幫助客戶解決他們所碰到的各種問題。在路上開著車,一路宣傳,一路做好事,把雷鋒精神帶給每一個人,同時也把群喜獻愛心送給每一個人。讓所有人都了解和支持群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