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中國門窗行業,中小企業無可爭辯地占據著市場主流。對于這些中小企業來說,如果想在短期內通過“構建核心技術”來獲得競爭優勢幾乎不可能,所以產品同質化成了眾多中小門企普遍面臨的一個問題。行業發展初期,因為市場不規范,很多企業都是通過“跑馬圈地、擠壓成本、快速模仿”來搶占市場,并借此挖掘到自己的“第一桶金”。但隨著建材門窗市場逐漸規范與成熟,大量的中小門企如果還是一味依賴“拼價格”,而忽視市場營銷,沒有真正引導門窗企業的持續成長,最終結果依然是:可能銷量還在保持,但就是沒有利潤或利潤很薄!門企在市場的“下一桶金”靠什么來挖?
如何才能讓中小企業快速成長?著名營銷管理專家路長全指出,將同樣的產品賣出不同來!這才是中國企業獲得“下一桶金”的快速途徑。中國企業的首要任務應該是在充分理解營銷本質的基礎上,在實現的產品前提下,找到“將同類產品賣出不同來”的方法,才能獲得企業營銷競爭力的有效突破。
將“同類的產品賣出不同來”也就是要將產品賣出差異化,在消費者的頭腦中建立難以磨滅的認知,這樣成功的例子有很多。如同樣的香皂:除菌的概念成就了“舒膚佳”,實際上所有的香皂都有除菌的功能;“柒牌”以中華立領為旗幟,挖掘民族服裝的文化內涵,尋求文化底韻作支持,憑借差異化的品牌策略,在眾多的服裝品牌中也殺出了一條血路……
除了產品本身,產品的附加值也可以作為營銷的重點。比如:真誠的服務讓海爾賣出了不同?讓消費者感動,讓消費者信任,從而獲得了價格的增值,這就是海爾品牌的內在力量,也是其他中國家電企業的營銷差距所在。產品的獨特的品質也可以作為營銷的重點,比如:大草原的概念成就了伊利,這種無污染的概念獲得消費者認同……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問題的根源就在于企業能否找到產品“吸引眼球”、“他人均無,我獨有”的產品訴求,并以此來做文章。這種差異化的營銷策略,不僅能夠幫助企業迅速占領市場,海能夠幫助企業逐步建立自主品牌,培養顧客對產品的“忠誠度”,進行持久地消費,并以口碑進一步擴大影響。
“將同類的產品賣出不同來”,尋找到企業產品的“無競爭空間”,這就是中小企業發展的捷徑。如果大多數門企能成功地實現這種營銷突破,就完全有機會在現有基礎上,甚至在沒有任何技術壁壘的產品上獲得成長。很多企業現在仍然是就產品賣產品,沒有自己的有效競爭方法,從產品到營銷模式到營銷方法都沒有差異,人家怎么做,我也怎么做,同質化競爭嚴重。再者,許多門企品牌意識不強也沒有系統的運作手段,現在雖然大家再談品牌戰略,但是真正有膽識“敢投入、敢用人、敢為先”去嘗試,且堅持不懈去拼的,這樣的企業在行業中還不多,但事實上市場機會往往會青睞這些在用“心”經營事業的人。